相比如入无人之境的黄陂高考作弊,不用一本就
文章来源:栖灵 发布时间:2021-06-10 10:49
6月7日湖北省武汉黄陂考生手机作弊事件,教育部第一时间责成湖北省开展调查,现在通报出来了。
内容如下:“经查,该考生在进入考场接受安检时,将手机藏于手拿的薄衣内,高举双手避开了安检,违规将手机带入考场。考中将手机藏于草稿纸下拍题,于开考46分发至某培训机构寻求答案(未获)。考生已承认作弊行为。目前,该生已被取消所有成绩,并将按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等规定严肃处理,以儆效尤。同时,撤换监考人员,加强监考力量,涉事监考人员已由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调查。”
怎么说,高考作弊的性质往大了说,影响G容,因为你这一到国际上,人家会说,你们GJ高材生除了世袭(尤其是北某)就是抄出来的,水分太大;
往中了说,影响地区诚信,以后这地儿的高材生出去找工作,招聘方质疑的点会很多,甚至不敢要,因为怕水,没真才实学;
但这些都不是最致命的。风气很重要。如果当一个寒窗苦读,呕心沥血努力学习的学生,最终凭借着真实的实力,却输给了整日里游手好闲,不务学业,靠着作弊,手机一搜,有个好爸爸的人,那么此后将不会再有墨守成规的学生。
日复一日,恶性循环,先不说实力担当。只说这种惯于作弊的人,在日后进入社会,工作职场,他她的行为出事,工作态度,又会如何?信誉是最重要。尤其是在这个国家,对人生来说最重要的一个节点——高考!
也就是说,高考作弊伤害的并不是局外者,而是局内人。损害的是地区信誉,损害的也只有本地区那些努力学习,认真刻苦者的不公。
写至此,就该作弊事件,笔者没什么可说的,只能说手机能这么带进去,切在众目睽睽之下,拍照搜题,这操作,我是打死也不愿意相信,已经超出了认知。最主要的,如果不是“小猿搜题”APP的工作人员,发现该考生搜题继而举报,那么这场作弊是不会有人发现的。
所以,相比这名考生作弊,我更感兴趣的是当地的监考氛围,惊讶于当地对待高考这件“小事”的风格!
也许很多人又在揣测这是一起有预谋的作弊案。
但笔者觉得,一般的人还真没有那么大的能量,能同时收买安检,监考,巡考,通信这些个部门。况且,这个作弊是通过APP搜题的,如果是有预谋的,既然手机带进去,雇几个厉害的人在酒店帮忙解题不是更科学。
当然,我们不排除这是一个临时自作主张的小憨憨,但一切的事实,相信考场的监控都会还原。就目前,我的理解是,假如这是一场窝案,还不算太坏,但如果真的只是孤例,那么问题真的很大,风气如此,这种对待高考的态度,值得深思。
笔者印象很深的是2013年轰动全国的湖北钟祥作弊案。因为那年是异地监考,监考老师所用的设备也比较发达,导致很多作弊的学生没法作弊,于是家长们群情激愤,开始围攻监考老师。
这件事闹的很大,家长们不以考试作弊为耻,因为他们觉得:“领导的子女抄得,我们子女超不得?”,如此,不抄才是不公平。
咋说,我只能说这些家长想的太简单了,太过于井底之蛙。
刚刚在知乎看到一个博主发了篇帖子。这个博主是华中科大的博士,现在自己开了家公司。然而,在今年的招聘中,他发现有些人的高考录取单位是普通一本,但毕业单位却是华中科技大学。
博主感到很困惑,于是立即向湖北省教育厅申请信息公开,因为依据法律法规,这是应该公开的信息。
但湖北省教育厅却拒绝了博主的要求,拒绝的理由都不敢写出来,只是打电话跟博主口头告知,这“涉及隐私”!
博主是个较真的人,湖北教育厅害怕什么,博主也知道,随后一番调查,博主发现:“有很多华中科技大学校领导的子女,还有地方实权单位的子弟,先通过自主招生进普通一本,这些一本自主招生可以不用上一本线,而华科自主招生必须要上一本线,也就是说,这些人不用上一本,就能上华科,就能上985。这不比考场作弊狠多了?”
发现这个问题后,针对湖北省教育厅不按照法律法规,不依据政策的公开信息的行为,博主直接向湖北省提出了复议:
同时也以企业法人的身份,向华中科技大学申请信息公开:
但华中科技大学给予博主的回复同样是:“涉及个人隐私,不予公开”!
写至此,笔者真的想送他们一句:“隐私尼玛啊,打着隐私的幌子,行着苟且之事,丧尽天良,这个土地早晚烂在你们手里。”
真不知道下一步高考成绩不允许公开之后,你们这些没人性,喝人血,吃人肉的畜生,能干出什么来?
想想就害怕!
目前博主已经就这个问题,给中央巡视组打过电话,发完证据资料了。
中央巡视组也很重视!
期待结果。假如最终的结局,真的就是如此,那么这更高一级的作弊,一旦揭露,不知反腐的大刀,会不会加速伸向学阀们?
朗朗乾坤,怎可只手遮天!
期待!